区块链是什么?
这个概念从年前一直火到了年尾,有人对它嗤之以鼻,例如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他说比特币比历史上的荷兰郁金香的泡沫更破灭;而有的人则积极拥抱和研究区块链,譬如国际证券机构贸易通讯协会(ISITC)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受访企业都在监控或是研究区块链,或者基于区块链开发解决方案。
全球银行业目前是一个134万亿美元的产业,主要的服务内容为中介支付、发放贷款,也为借款者评定信用。根据多方机构评估,目前认为区块链作为一种在不可信环境下省却中介环节的技术,非常有可能颠覆传统银行业以中介为主要价值的业务,具体有以下几种:
目前全球每年数以万亿级的美元资金流动都在依靠一种陈旧的系统,这套系统不但支付速度缓慢,还要额外收取费用,费用很高。
据悉,每笔转账交易的成本通常是转款金额的7.68%,对银行来说,促进支付完成这种业务的利润丰厚,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降低相关收费的动力。2016年,从付款到信用证,各类跨境支付交易的收入占银行业全球付款类交易收入总额的40%。
但是区块链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成本更低的点对点(P2P)付款方式,无需转账中介,颠覆了既有的系统。例如比特币这样的加密数字货币建立在一个公共的去中心化账簿基础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转账和收款,减少了可信第三方验证交易的需要。
区块链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付款不受任何国境边界的束缚,不管身处何地,都能迅速且低成本完成付款。例如目前,比特币现金的交易费用为每笔交易约0.2美元。
传统银行转账一般需要一到三天才能结算,这很大程度上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构建方式有关。这不止让消费者痛苦,对银行而言,全球范围内转账也是后勤方面的梦靥。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从中国招商银行的账户转账给美国富国银行的账户,这项工作将通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执行交易,SWIFT系统会在网络里找一家和这两家银行都有业务关系并能结算交易的代理银行,代理银行为此服务要收费。
中央化的SWIFT协议实际上并没有发出汇款,只是发送了付款指令,而60%的B2B(银行对银行)付款需要人为干预,每次干预需要15到20分钟。
与SWIFT逻辑完全相反的区块链,可以充当一种去中心化的交易账簿,它可以彻底颠覆传统的清算和结算系统。银行间的区块链无需利用SWIFT达成所有金融机构账簿统一,却可能公开透明地追踪一切交易。这意味着,不必依赖托管服务和代理行网络,交易可以直接在区块链结算。
如果想买卖股票、债券和大宗商品这样的传统资产,你需要用一种方法随时追踪了解谁持有这些资产。今天,金融市场通过一个复杂产业链满足了你的需求,这个链条上有经纪商、交易所、中央证券存管机构、清算所和托管银行。
假设你想买苹果公司的股票,可能要通过股票交易所下单,交易所会让你找到苹果股票的卖家。在过去,这意味着你得出钱换取股票所有权凭证。
在现实操作中,当你买卖一种资产时,因为你下的单要经由一整批第三方逐个接力完成。每个第三方都有一套独立的账簿,他们用自己那一套保证交易的真实性,因此转让股票所有权变得很复杂。
这套系统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精确。由于每个中间环节的账簿都必须在工作日结束时更新和统一,证券交易需要一到三天时间才能结算。又由于交易涉及的第三方多种多样,交易往往必须依靠人力手动验证。
而且每个中间方都要收费。
区块链技术能为独特的数字资产创造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从而有望掀起金融市场的革命。有了分布式的账簿,就可能通过加密代币转让资产的所有权。比特币和以太坊已经以纯粹的数字资产实现了这样的转让。新生代区块链公司正致力开发新方式,以代币形式体现股票、房地产、黄金等现实世界的资产。
通过智能合约,代币化的证券可以成为能编程处理的股票,支付股息或者回购股票都可以通过几行代码执行。最终,将现实世界的资产置于区块链之上将可能让金融市场迎来更广阔的天地,让全世界人民进入市场。
美国四大托管银行:State Street、纽约梅隆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每家托管的资产价值都超过15万亿美元。托管服务收取的费用通常不超过0.02%,利润纯靠资产规模来。运用区块链技术,代币化的证券有潜力剔除托管银行这一大类中间商,为投资者降低资产交易的费用,所以区块链颠覆证券业的潜力巨大。
传统的银行与贷款机构根据一套不准确也不安全的信用报告系统审批贷款。
假设你想获得银行贷款,先得填写一份申请表。然后银行会评估,未来你不会偿还这笔贷款的风险有多大。评估的方式是查看你的信用积分、负债收入比、住房所有权归属等因素。根据得到的信息,银行会衡量你违约的风险。
替代性的区块链贷款让借款者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率、更安全地面向更广大的融资源,获得个人贷款。有了加密的安全保障,以及分布式登记历史支付记录,借款者可以根据全球范围的信用积分申请贷款。
贷款领域的区块链项目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经有些项目在致力于开拓个人对个人(P2P)贷款、信用和基础设施。
区块链是一门全新的技术语言,目前只能将它比作襁褓中的婴儿,大部分真正可以作为市场应用的技术还有待完善。加密货币的坚定支持者相信,它将取代整个银行业;还有人认为,区块链技术将补充完善传统的金融业基础设施,提高这些基础设施的效率。
无论未来怎样,有一点可以明确:区块链的确会改变银行业的面貌。
目前区块链的发展还处于泡沫阶段。在接下来的3—5年时间里,绝对有很多区块链项目都会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失败的意义在于,测试了区块链替代传统银行功能的种种应用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也要面临自己的窘境:监管。目前我们仍不清楚,区块链的发展会遇到哪些法律约束,代币仍是一个定义模糊的术语,现在还没有合法地位,政府在监管和立法方面的指引将是这些成萌芽期项目成功的关键。
2018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召开,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周小川在回答数字货币相关问题时表示,央行在3年多前就开始组织数字货币的研讨会,随后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最近的动作是和业界共同进行分布式研发。
“研究一些新东西是好的,但除了市场动力外,还要考虑全局、大局。”周小川说,在投入真正运行前,一定要考虑跟消费者、跟投资者的关系,如果在测试还不太充分,或者测试结果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情况下,迅速扩大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果技术发展会给原有的金融秩序带来改变,也需要比较慎重地进行研究、进行论证以后再出台。”周小川说,总的来讲,技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逐渐摸索,说不上未来就一定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